一、選擇要點
1.透光性與光質調控
選擇透光率高(≥90%)、且具備光波轉換功能的膜(如將紫外線轉為紅橙光),促進作物光合作用。
漫反射膜可增加下層葉片受光,適合高稈作物。
2.保溫與耐候性
優先選紅外阻隔率高的膜(減少夜間熱量散失),厚度建議0.10-0.15mm。
北方寒冷地區需加強保溫層(如PO膜),南方多雨區需防流滴功能(持續期≥4個月)。
3.防霧滴與抗病性
膜內添加防霧滴母粒,減少水珠遮擋透光,抑制病菌滋生。
部分膜含光觸媒成分,可分解棚內有害氣體。
4.使用壽命與成本
優質膜壽命可達3-5年,綜合考慮性價比,避免頻繁更換增加成本。
二、核心作用
1.增產增效
轉光功能提升光能利用率,實驗顯示瓜果類增產15%-30%。
延長光照時間,促進早熟(如番茄提前7-10天上市)。
2.環境調控
晝夜溫差可控,減少能源依賴(如冬季減少加熱成本)。
降低棚內濕度,減少病害發生(如白粉病、灰霉病)。
3.品質提升
紅光比例增加促進糖分積累(如草莓甜度提高1-2度)。
紫外線過濾減少作物徒長,提升抗逆性。
三、行業標準參考
1.基礎標準
GB 13735-2017《聚乙烯吹塑農用地面覆蓋薄膜》
厚度偏差±0.005mm,拉伸強度≥15MPa,斷裂伸長率≥300%。
2.功能指標
透光率衰減率(1年后)≤15%,流滴持效期≥120天。
保溫比(膜內外溫差)≥3.5℃(夜間測試)。
3.環保要求
符合GB/T 35795-2017《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》的可降解膜優先。
4.實際應用建議
高附加值作物(如草莓、花卉):選轉光+漫反射+防雹多功能膜。
葉菜類速生作物:側重防霧滴與透光均勻性。
高溫季節:搭配遮陽網使用,避免膜內溫度過高。
通過科學選膜,可顯著提升大棚種植效益,建議結合當地氣候和作物類型進行定制化選擇。